坚韧不拔这个词
1、“坚忍不拔”和“坚韧不拔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。“坚忍不拔”与“坚韧不拔”都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:态度或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但“坚忍不拔”一般是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而不动摇。例:爸爸的菜园被洪水冲没了,可他没有气馁(něi),仍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开垦出新的菜园。而“坚韧不拔”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。例: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,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不移地为党工作。“坚韧不拔”与“坚忍不拔”这两个词语都存在。一般认为,二者是异形词
2、坚忍不拔—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
3、无坚不摧的意思就是非常坚定,没有什么可以将其摧毁的。
4、坚韧不拔——形容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
5、无坚不摧意思就是没有什么事情能把自己可摧毁的,形容非常的坚定不屈。比喻一个人不管面对多大的风风雨雨和艰难险阻,都能够坚韧不拔,克服困难,勇往直前。体现了一个人高尚的生活品格和坚强的意志。
6、心坚石穿——意志坚决,能将石头穿透。比喻只要意志坚定,事情就能成功。
7、贫贱不移——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
8、励志竭精——指坚定意志,竭尽全力。
9、虽然像前几场比赛我们踢的很糟糕,但是我们永远都是无坚不摧的团队。
10、“坚韧不拔”与“坚忍不拔”属于异形词,一般可以通用,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颁布的“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”中没有收录。而实际上,这两个词语并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,不同版本的词典收录不同,是由于不同的词典的编著目的、读者对象、作者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所致。
11、不是谁在暴风骤雨下都能无坚不摧。
12、贲育弗夺——像孟贲、夏育那样勇力过人的人,也不能夺去他的志向。形容坚定不移,忠贞不二的品质。
13、造句:那些总把辛辛苦苦当做廉价劳动力市场的人,现在应该意识到,新鲜市场也会成为无坚不摧创造力的资源。
14、匪石匪席——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,席可卷而心不可卷。比喻意志坚定,永不变心。
15、百折不挠——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16、“坚韧不拔”与“坚忍不拔”这两个词语都存在。一般认为,二者是异形词(《汉语成语大词典》,中华书局,2002年)。《汉语成语词典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,1987年)解释“坚韧不拔”时认为:“也作‘坚忍不拔’。”“坚忍”,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;“坚韧”,指的是坚固有韧性,也有坚持不动摇的意思。这两者都可以和“不拔”组合,形容意志坚强,任何艰难挫折都动摇不了。两者也有区别:①来源方面:“坚忍不拔”语本《史记》:“亚夫之用兵,持威重,执坚忍”,后苏轼在《晁错论》中有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”的话;而“坚韧不拔”出现较晚,丁玲《根深叶茂》中有“是……坚韧不拔……的北大荒人”。②语义方面:“坚忍不拔”在字面上看,较强调主观意愿;而“坚韧不拔”的主观意愿则不太明显,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。“坚韧不拔”与“坚忍不拔”属于异形词,一般可以通用,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颁布的“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”中没有收录。而实际上,这两个词语并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,不同版本的词典收录不同,是由于不同的词典的编著目的、读者对象、作者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所致。
17、投杼逾墙——比喻谣言众多,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。
18、心志难夺——形容意志坚定难移。
19、[解释]坚:坚定;韧:柔韧。形容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
20、他的无坚不摧是通过恐惧渗入到人们心中的。
21、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的区别在于意思不同,“坚忍不拔”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;“坚韧不拔”指的是坚固有韧性,也有坚持不动摇的意思。两者都形容意志坚强,任何艰难挫折都动摇不了。
22、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特性和姿态的各自的不一样。坚韧不拔:它的特性是不但坚强,还特别有韧劲儿,并且这种坚强和韧劲儿是不可动摇或者不可撼动的。比如:他在学习上有坚韧不拔的精神;坚忍不拔:是指一个人不但坚强,还有对人对事有一定的忍耐能力的特性,有咬着牙干下去的姿态。比如:锄地时锄柄把我的双手都磨出了血泡,但我还是咬着牙坚忍不拔地干下去。
23、坚忍不拔:是指一个人不但坚强,还有对人对事有一定的忍耐能力。
24、坚韧不拔[jiānrènbùbá]
25、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特性不一样。坚韧不拔:它的特性是不但坚强,还特别有韧劲儿,很有毅力。
26、意思是力量极其强大。
27、无坚不摧这个词语的意思,就是指能力值特别的强劲,无论是多么坚固的屏障都能够被其摧毁。形容能力特别的强大,能够摧毁任何东西。